就中国哲学来讲,形而上的概念出自《中庸》,其意义则是至宋明理学特别是到二程、朱熹才确定的。
所以,人在天地之间可谓大家主人翁[5],具有重要地位。这是儒家人学,也是蕺山人学的真正核心。
阳明也没有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之情,人人也都具有当喜而喜、当怒而怒的内在根据,即当然之则,这当然之则既是自己为自己立法,又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客观性。……天地以生物为心,人亦以生物为心,本来的心即是仁,本来的人便是仁,故曰:‘仁,人心也。自然、本然、当然是一以贯之的,不是如同康德的现象界与本体界,是截然对立的。性只是气质之性,而义理者气质之本然,乃所以为性也。
这与无过不及即中道之说,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按儒家所说,中是天下之正道,也是公道。阳明说过,良知不由见闻而有,而见闻莫非良知之用[42]。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书院,可能在战乱的时候,书院会暂时停办,一旦战争结束,书院马上就发展起来。
天理既是一个哲学概念,又是一种宗教象征。在宋代,朱熹面临的难题是如何重振儒家伦理,如何解决生命安顿的问题,如何把儒家伦理变成既合乎社会需要又合乎人的心理需求的东西,所以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理学,从而使程朱理学自成体系。这种理论培养出来的只是没有用的儒生,所以明清之际实学兴起。从唐朝末年开始萌芽到北宋创建,书院这种教育组织很快就得到了普及。
儒家士大夫努力读书,讲仁爱的道理,但是自己又做不到,这叫做知行分裂。现在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大多是由政府办的,季先生主张当代中国应该发展私学。
历史上,每一所书院均有一大片田产,这片田可以收租,收取的租金就当做老师的工资、学生的奖学金和学生的生活费。过去州学教授也好,国子监五经博士也好,全部是由皇帝来任命的,他们可能有很高的学问,但在学术思想上不一定能创新。朱熹并不像孔子一样认为因为父母生我养我,所以要为他们守孝三年,他论证的儒家伦理就是天理,世界就是由天理来主宰的,你如果不服从伦理就是不服从天理,所以朱熹把天理抬到一个最高的高度,也把儒家伦理强调到天理的高度。书院的许多教育理念和学术理念变成书院的规章制度。
第一个君是名词,第二个君就是动词,君君,臣臣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君主就要按照君主的要求那样做,作为一个臣就要按照臣的标准来做。美国人总认为他们的制度是最好的,所以他迫切希望你也能遵循这种制度,然后你也可以得救。老子对道进行了非常抽象的、形而上的处理,对宇宙的化生等重大问题作了很多阐述,所以这一学术流派被称做道家学派。理学的文化宗旨之一——信仰 理学为什么又称为道学?信仰是通过道来体现的。
有以岳麓书院中的一些学者为代表的湖湘学派,还有陆九渊创立的江西学派。这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政治规范。
因此,从理学的角度来理解书院精神是一条捷径。有一些华人在美国生活,也经常有一种孤独感,像被孤立起来一样,因为文明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二是理学不仅仅是一套哲学体系,而且还是一种信仰。我认为,无论是张扬个性还是注重社会责任,作为一个人来说,两种素质都应该具备。理学主要具有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提出一套哲学体系,通过一套概念来论证儒家的伦理(包括忠、孝、仁、义、礼、智、信)是一种天理,是从逻辑上来论证的,所以称之为哲学层面。从理学的角度理解书院精神 我认为书院精神和理学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所说的书院精神,就是因为书院和理学的结合才产生的。书院非常普及,有数千所,从乡村到家族,到各个县、府、省城都有,还出现了办学层次较高的书院,叫省城书院。父父,子子的意思也是这样。
湖南的湖湘学派认为人性是最重要的,人的心依托于人性,天地万物之理全部在人性中间,他们把人性作为哲学最高的法则体系来遵循。中西文化有冲突,人的价值理念也有冲突。
因为汉唐以前的书都是帛书和竹简,非常笨重,成本也非常高,主要存放在官府里,一般私人是很难拥有的。到了清代,好多官学仅成为国家组织考试的机构,真正从事教育的却是书院。
宋真宗认为岳麓书院办得非常好,亲自题写了岳麓书院的匾额。各位是在国内从事经济、社会管理工作的,大家放下繁忙的工作,到岳麓书院来接受文化熏陶,我想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我们所处的文化场所到底是什么。
官学的长处是非常明显的:有政府的支持,有充足的经费,有固定的教所,有正规的课程和考核体系,有图书资料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设备,各方面都有保障。这个道理一定是先天地而生,是宇宙中最高的最根本的东西,所以朱熹就把这个东西称为天理,又叫天道。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不断地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发展市场经济,这些都是最能代表西方文明的根本性的东西。你承担了什么社会角色,就承担了什么样的社会义务。
我们应该做好君臣父子,应该服从世俗的、社会的使命,不应该去想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宗教信仰不是论证这些命题的,而是要解决人的精神安顿问题。
如果从个体来说,人确实有这种最高的精神需求。朱熹也是这样,他动不动就给皇帝上书说要注意存天理,灭人欲。
我们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21世纪,享受到了过去很多帝王都没有享受到的东西,从物质享受到个性张扬,都是前所未有的。理学流派 理学只是一种学术思潮,它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流派。
但是,书院废弃不久,胡适就说: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所以,应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多宣传、宣讲中国文化中这些精髓性的东西。那么到底什么是理学?什么是道学?我从三个方面来讲。当然有人预测,随着西方文化的发展,西方的分析型思维也会走向综合型的思维,说不定将来西方人会感觉到中国综合型的思维方式对整个人类探索知识有非常大的启发,到那个时候中西方文化会有更多的结合。
实际上这是程朱等人根据时代的需要,重新解释这些经典所建立的一套体系。作为一个理学家,他更强调如何成为圣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所谓的儒家文明并不完全是孔孟之道,尤其应该包括程朱理学。美国亲近日本有战略上的原因,同时这与日本对西方文明的吸收也有很大的关系。
后来,人们在孔子老家的墙里发现了先秦的经典,是战国时代的五经,经文是用战国时代的文字记录的,研究这些经文的学问就叫古文经学。我们的学术探索必须要解决这个难题和困境。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